作品简介 |
---|
作者: 佚名 |
作品尺寸: 11202*8302 |
题材: 抽象 |
型制: 后印象主义 |
文森特·威廉·梵高(Vincent Willem van Gogh, 1853年-1890年),荷兰后印象派代表性画家。梵高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,早期因为表达内心的悲痛,曾割断了自己的耳朵。梵高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困扰其多年的精神病发作自杀身亡。梵高早年经商,后热衷于宗教,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。梵高曾在巴黎结识贝尔纳、西涅克和高更等画家。梵高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,代表作有《食土豆者》、《塞纳河滨》等。梵高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地向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。不久厌倦巴黎生活,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,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;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,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,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、寓意性。台湾译名梵谷。梵高的作品多采用点彩画法,画面色彩强烈,色调明亮。后来受到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,大胆的探索、自由地反悔内心感情的风格,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,追求画面的平面感、装饰性和寓意性。梵高的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,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,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。梵高在世时作品并不被世人接受,画家本人也命途多舛,不仅作品不被世人欣赏,一生穷困潦倒,在爱情上也没有得到心爱的人的眷顾。直到去世8年后,梵高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崭露头角,只是此时,梵高已不知魂归何处。梵高的作品对西方20世纪的绘画艺术有深远的影响。法国的野兽主义、德国的表现主义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主义等,都从他的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、自由抒发内心感情、意识和把握形式的相对独立价值、在油画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因素等方面,得到启发,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绘画流派。梵高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,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,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。在梵高的眼中,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,他陶醉于其中,物我两忘。梵高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,他用全部身心,拥抱一切。 |
名作精讲 |
扫一扫二维码,移动观赏更方便 |
关键词: |
推荐点评
上一篇:(抽象油画CX1211)GH
下一篇:(抽象油画CX1219)GH
相关作品
-
(风景油画FJ2039)GH
(Henri Fantin-Latour (1836–1904)-Dawn)
(Anthonissen Hendrick van Schepen op de Oosterschelde bij de Zuidhavenpoort van Zierikzee 1640-1656)
(抽象油画CX0702)
查验女奴
-
伟大的吟游诗人
(抽象油画CX0932)
奥迪普斯和斯芬克斯
乐土-罗马人
拥抱
-
斜卧的裸女
威尼斯: 从道格纳眺望圣乔治·马吉欧利
(Jacob Jordaens the Elder (1593-1678) -- The Daughters of Kekrops Finding)GH
(风景油画FJ1141)GH
(抽象油画CX0990)
-
(Attributed to Antonio Vivarini Standing Youth with Sword and Palm Branch)
两位运动员
杰马尼库斯之死
夜鹰
(柏修斯释放安多洛美达-彼得·保罗·鲁本斯-比利时)